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省厅动态

执法案卷大“体检”!财政执法更规范

四川省财政厅
2025年10月24日
信息来源: 法规处
【字体:
【打印文本】

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强化内部监督,财政厅创新推出集“基础、过程、结果”于一体的执法案卷评查机制,为全省财政系统执法案卷做了一次系统性的“全身体检”,有力提升全省财政行政执法水平和质效。

体检之前立标准:谁来查、查什么、怎么查。在启动“体检”之前,先打好制度基础。不仅明确评查范围和流程,还设定涵盖主体资格、执法程序、证据把握、法律适用、文书质量等13个维度的评查指标体系,并列出8种“一票否决”情形和20项评分要点,让“体检”有据可依、统一标尺。评查队伍也告别“自己人查自己人”,改为由厅内法治骨干、业务处室专家和第三方执业律师共同组成的专业小组,兼顾专业性和公信力。

体检过程不走过场:随机抽、精细查、集体议。为确保“体检”真实全面,评查从全省21个市(州)已归档的案卷中随机抽取50卷作为样本,覆盖不同执法类型和地区,避免“选择性体检”。围绕执法主体适格性、程序合法性、证据充分性、法律适用准确性、自由裁量合理性及案卷归档规范性等,评查小组对每本案卷进行“全身体检”,并逐案形成评审专卷。对评查中遇到的共性难点、新型复杂法律适用问题等,组织评查小组进行集中研讨辨析,凝聚专业共识,不仅保障具体个案评分的准确性,更有助于统一全省财政执法尺度,提升评查工作质效。

体检结果动真格:双向通报、挂钩考核、长效整改​。“体检”不是一查了之,结果被实实在在用起来。一方面通报优秀案卷,树立学习标杆;另一方面也“不点名”通报共性问题,并“点对点”向相关地区反馈具体问题,要求限期整改。评查结果还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作为衡量各地依法行政水平的关键指标,形成激励约束导向。同时,督促各地深入剖析问题、落实整改,健全内部监督机制,达到“评查一批案卷、规范一片行为、提升整体效能”的治理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