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省厅动态

四川出台稳增长政策 新“18条”从何发力

四川省财政厅
2025年11月03日
信息来源: 预算处
【字体:
【打印文本】

日前,四川出台《关于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新“18条”),从支持消费提振、帮助企业降本减负、推进企业快速成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4方面提出18条具体举措。

202310月以来,四川接续出台5轮阶段性稳增长政策,对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新一轮接续政策,新“18条”政策设计有何考量?措施有哪些亮点?

接续发力 突出政策的系统性、延续性、协同性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盛毅认为,围绕稳增长调结构,四川注重加强与中央政策、已出台政策的衔接,接连打出政策“组合拳”,此次新“18条”的出台同样如此。

今年4月,四川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21条”),有力推动了全省经济发展,其中大部分政策于今年9月到期。四川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系统评估“21条”政策阶段性效果基础上,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研究提出了此次新一轮接续政策。

例如,今年8月国家出台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而新“18条”明确对18家指定银行以外的在川银行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参照国家政策标准予以贴息支持,形成中央与地方互补联动、协同发力的效能。同样,为推动企业抓好中央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窗口期,新“18条”分别提出实施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补贴、实施科技创新债券担保分险支持补贴。

此外,新“18条”的四方面政策分别为大力支持消费提振、帮助企业降本减负、推进企业快速成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这均与上一轮“21条”所涉及的领域一致,其中部分具体举措延续了“21条”中的执行要求,保持了政策的延续性、稳定性。

靶向明确 注重释放当前的消费和生产潜力

梳理新“18条”可以发现,本轮政策深入分析了当前各领域面临的瓶颈和困难,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措施。

例如,为适应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趋势,持续激发消费新动力,培育消费增长新动能,新“18条”在继续实施消费新场景运营激励的同时,鼓励市(州)针对夜间经济、首发经济、赛事经济等领域,培育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同时注重鼓励商圈、商业综合体、连锁企业、商业街区、商品交易市场等转型升级。

为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新“18条”鼓励各地“一城一策”、“一县一策”动态出台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对2026年市县发放的符合条件的额外购房奖励,省级财政予以一次性补助。

在火热的民生话题“银发经济”领域,新“18条”提出实施银行机构养老再贷款奖补,支持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盛毅认为,新“18条”尽可能覆盖了当前有经济增长潜力的领域,能够促使更多的企业和消费者参与。尽可能做到既帮助企业减负,又支持企业促销,还引导消费者、金融机构加强与生产企业对接。

惠企性强 激励方式进一步深化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21条”,新“18条”中的部分举措奖励范围更广、力度更大。例如,在商贸企业经营增长激励政策中,“21条”对批发企业经营规模比上年同期增长的要求为15%以上,而新“18条”将其调整为10%以上,并实行分档激励。对传统服务业企业转型的激励政策中,新“18条”纳入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营的服务业企业。

“尽管从居民的日常生活品需求到新兴的娱乐消费需求,从一般商品生产企业到高新技术企业,都有相应的支持政策,但在手段、实施力度和路径上,新‘18条’有所创新。”盛毅表示,新“18条”同时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通过综合运用贴息、担保、奖补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金的功能,承担激励的主体不仅有省级财政,还有市、县级财政,支持政策由省与市县按比例负担,扩大资金来源,可以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

综合来看,新“18条”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着力,不仅能够有力支撑稳增长,而且能够有效支持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这些举措,将助力四川实现“量质并进”的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