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厅在强化财政保障基础上,组织省属金融企业统筹协调引导基金、银行信贷、融资担保等金融资源,打好政策组合拳,实现对39个欠发达县系统帮扶、精准帮扶、重点帮扶。
发挥财政政策撬动效应。实施融资担保业务奖补政策,引导融资担保机构参与帮扶、增加信贷投入;实施特色农业保险奖补,省级财政对欠发达县的奖补提高约30%;实施农村支付体系建设补助,省级财政对欠发达县的补助政策提升为全额补助,切实减轻欠发达县财政压力。引导四川振兴集团牵头设立四川省欠发达县域产业投资基金,计划规模10亿元,重点投向地方特色产业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
定制综合信贷服务产品。引导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四川银行推出“39帮扶贷”、“蜀雨惠-川银39共富”等专属信贷产品、金融套餐,针对39个欠发达县资源开发、文旅、农产品生产加工等特色产业加大信贷支持,两行累计投放贷款约118亿元。支持四川金控集团充分发挥“天府信用通”平台优势,搭建托底性帮扶专区,构建统一信用评价体系,为欠发达县经营主体撮合融资约230亿元。
强化担保增信分险功能。支持省担保集团创设“再担39帮扶保”专属产品,实施降低门槛、提高额度、减免保费等一揽子优惠政策,累计提供融资再担保支持约30亿元,惠及经营主体超3000户次。引导省农担公司设立“惠农担·托底贷”专属产品,实施免抵质押信用担保、降低担保费率、放宽担保额度等优惠措施,累计提供融资担保支持约25亿元,惠及小微、“三农”主体约8000户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