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省厅动态

10亿元“助跑” 省级财政支持千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建圈强链

四川省财政厅
2025年09月16日
信息来源: 农业农村处
【字体:
【打印文本】

“建圈强链”是我省抓产业发展的关键词。去年以来,我省建立起“链长+副链长+链主链属企业+承载地协同地”的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加快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其中,“钱袋子”是整个“链条”上的重要一环。近期,财政厅会同农业农村厅下达省级财政资金10亿元,支持实施千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加快推进全省农业产业建圈强链。有了这份财政“红包”加持,大伙儿更有信心撸起袖子加油干,持续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加快建设农业强省。那么,这个“大红包”有啥特点亮点?每分钱如何花在刀刃上?请看分析解读。

解读1:重点产业竞争立项。围绕千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建圈强链,聚焦畜牧、粮油、蔬菜、水果、茶叶、蚕桑、水产、食药同源8类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重点产业链,采取竞争立项方式,择优支持实施50个千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培育项目。

解读2:链主企业引领共建。坚持企业主体、联农带农,培育壮大链主企业,积极发展链属企业,引领带动农民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和小农户,促进产业链经营主体联合发展,共建产业生态,提升农业产业全链条综合效益。

解读3:关键环节精准施策。坚持需求导向,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建设高标准生产基地,推动形成稳定优质原料基地;支持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打造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加工车间;支持做大做强品牌营销体系,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支持协同攻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研发“拳头产品”、“爆款产品”,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解读4:带农增收分享“红利”。坚持“带动作用大的多支持、带动作用小的少支持”原则,明确要求全面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务工、带动生产、订单采购、产销对接、资产入股、收益分红等,带动村集体经济、农民群众特别是监测帮扶对象和脱贫群众分享更多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共同发展、持续受益、增收致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