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四川省预决算公开 / 省级政府决算

关于四川省2010年财政决算的报告

四川省财政厅
2012年08月14日
信息来源:预算处
【字体:
【打印文本】

   关于四川省2011年财政决算的报告
     2012年7月25日在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
         四川省财政厅厅长 黄锦生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报告2011年财政决算情况,请予审查。
  一、2011年全省及省级财政决算情况
  (一)全省财政决算。
  1.公共财政收支决算及平衡情况。2011年,全省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2044.79亿元,为预算的115.9%,增长30.9%。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完成733.32亿元,为计划的111.1%,增长25.4%;上划中央所得税收入完成410亿元,为计划的120.6%,增长37.2%。全省公共财政总收入完成3188.11亿元,增长30.4%。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18.2%。全省公共财政支出完成4674.92亿元,为预算的87%,增长9.8%(剔除灾后重建因素后同口径增长31.7%)。农业、教育、科技等法定支出增幅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和有关政策办理省与中央的财政结算后,2011年全省公共财政决算的平衡情况是:当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044.79亿元,加上中央返还收入226.42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1334.79亿元(其中:体制补助收入3.43亿元,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480.9亿元,调资转移支付补助172.76亿元,产粮(油)大县奖励补助14.14亿元以及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和结算补助等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663.56亿元)、专项转移支付1103.3亿元(含灾后重建补助46.94亿元)、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35亿元、国债转贷收入及结余0.27亿元、上年结余收入552.59亿元、调入资金等46.3亿元后,总收入为5443.46亿元。总收入减去当年实际支出4674.92亿元、上解中央支出8.42亿元、国债转贷支出及结余0.27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4.37亿元、调出资金6.08亿元后,年终滚存结余699.4亿元。扣除按政策规定应结转2012年继续使用的结转项目资金687.11亿元,全省净结余12.29亿元,其中当年净结余10.17亿元。
  2.基金收支决算及平衡情况。2011年,全省基金收入完成1745.22亿元,为预算的220.7%,增长7.8%;全省基金支出完成1760.58亿元,为预算的84.2%,增长6.2%。当年收入加上中央补助收入49.65亿元、上年结余收入315.74亿元、调入资金6.34亿元后,总收入为2116.95亿元。总收入减去当年实际支出1760.58亿元、调出资金25.91亿元后,年终滚存结余330.46亿元。
  (二)省级财政决算。
  1.公共财政收支决算及平衡情况。2011年,省级公共财政收入完成553.38亿元,为预算的114.8%,增长29.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82.02亿元,为预算的110.7%,增长26.5%;非税收入完成71.36亿元,为预算的152.6%,增长56%。省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17.9%。省级公共财政支出完成803.42亿元,为预算的69.2%,增长28.4%。农业、教育、科技等法定支出增幅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其他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2011年省级公共财政决算的平衡情况是:当年公共财政收入553.38亿元,加上中央返还收入226.42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1334.79亿元、专项转移支付1103.3亿元(含灾后重建补助46.94亿元)、市州专项上解12.72亿元、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35亿元、国债转贷收入及结余0.04亿元、省级上年结余收入334.24亿元、调入资金等31亿元后,省级总收入为3730.89亿元。总收入减去当年实际支出803.42亿元、返还性支出172.25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1183.21亿元(其中:体制补助7.32亿元,均衡性转移支付370.22亿元,调整工资转移支付155.62亿元,产粮(油)大县奖励补助13.74亿元以及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和结算补助等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636.31亿元)、专项转移支付1066.18亿元(含灾后重建补助支出49.15亿元)、上解中央支出8.42亿元、转贷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支出115亿元、国债转贷支出及结余0.04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4.42亿元、调出资金0.96亿元后,年终滚存结余356.99亿元。扣除按政策规定应结转2012年继续使用的结转项目资金356.51亿元,省级净结余0.48亿元,其中当年净结余0.18亿元。
  2.基金收支决算及平衡情况。2011年,省级基金收入完成86.08亿元,为预算的176.4%,增长38.1%;基金支出完成37.9亿元,为预算的44.8%,增长46%。当年收入加上中央补助收入49.65亿元、市(州)上解收入2.35亿元、上年结余收入74.46亿元、调入资金0.96亿元后,总收入为213.5亿元,减去当年实际支出37.9亿元、补助下级支出105.79亿元、调出资金23.12亿元后,年终滚存结余46.69亿元。
  以上2011年全省及省级财政决算,请予审查批准。
  (三)全省财政工作。
  2011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和省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省财税部门牢牢把握“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认真贯彻积极财政政策,大力支持发展方式转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财政支出绩效管理,财政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1.财政实力显著增强。全省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2044.79亿元,全省公共财政总收入完成3188.11亿元,全省公共财政支出完成4674.92亿元,提前一年超额完成本届政府提出的用五年时间实现财政收支翻番的奋斗目标,财政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全省“保工资、保运转”的基本支出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项支出比例从2002年的7:3发展到2011年的3:7,财政保障水平显著提升。优化财政体制,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财政管理绩效显著改善。四川财政正在实现由“吃饭财政”向“发展财政”的历史性转变。
  2.促进发展成效明显。一是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促进政府性资金整合投入,合理安排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大力支持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政府融资平台提升融资能力,优先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促进投资稳定增长。二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两化”互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切实加大对产业园区、重大装备制造、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工程项目的支持力度。三是加大“三农”投入。推动支农资金整合,支持农田水利、饮水安全、农村道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D级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四是保障灾后重建任务完成。多方筹措重建资金,加快执行进度,为如期完成恢复重建规划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3.公共保障更加有力。2011年全省财政民生支出达2974亿元,占总支出的比重达到63.6%;“十项民生工程”支出1195亿元,占资金计划的142.2%。一是加大扶贫攻坚力度,重点支持藏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连片扶贫开发。二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学前教育扶持力度,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支持职业教育发展。三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文化繁荣发展。四是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新农保试点及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将全省60周岁以上的老年城乡低保对象全部纳入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继续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医疗救助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五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六是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4.管理绩效得到提升。一是大力推进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按照“创新机制、分层保障,统筹协调、强化绩效”的要求,着力解决市县政府在基本支出、民生保障、促进发展方面的实际困难;专项财力转移支付资金按照“明确方向、额度下达,项目备案、绩效挂钩”的要求,充分赋予市县政府项目决策权,体现市县发展实际需要;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通过实施绩效分配,努力提高资金绩效。二是加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全面推进建立以预算编审、执行管理、绩效分配、中期评估、结余管理、绩效评价为主要内容,涵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5.财政监督继续强化。依托日常监管、重点检查和专项核查相结合的监管机制,严格事前核查把关、事中动态监控与事后及时查处,认真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扩大内需等重大财税政策落实情况以及灾后重建、强农惠农、民生工程等重点资金专项检查。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初步构建起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工作深入推进。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财政发展改革中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还很突出,部分地区财政仍然较为困难;一些地方非税收入占比较高,收入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重投入、轻产出”、“重分配、轻管理”、“重增量、轻存量”等现象依然存在,财政管理绩效有待提升;一些地方超能力举债问题仍然存在,财政风险控制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2012年1至6月全省和省级收支预算变动及执行情况
  (一)1至6月全省及省级收支预算变动。
  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全省地方公共财政收入预算为2306.5亿元,省级公共财政收入预算为621亿元,1至6月均未发生变动。
  全省支出预算有两项变动:一是上年支出结余增列支出预算699.4亿元;二是中央财政下达我省转移支付补助增加支出预算247.9亿元,两项共计增加支出预算947.3亿元。全省支出预算由年初的4323.73亿元变动为5271.03亿元。
  省级支出预算有三项变动:一是上年支出结余增列支出预算356.99亿元;二是中央财政下达我省转移支付补助增加支出预算247.9亿元;三是省下达市(州)转移支付补助共计506.91亿元,以上三项加减相抵,增加支出预算97.98亿元,省级支出预算由年初的1163.06亿元变动为1261.04亿元。
  (二)1至6月全省及省级收支预算执行。
  1.全省收支预算执行情况。1至6月,全省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294.62亿元,为预算的56.1%,增长17.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80.67亿元,为预算的55.2%,增长17%;非税收入完成313.95亿元,为预算的59.1%,增长20.4%。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完成426.24亿元,为计划的51.1%,增长11.5%;上划中央所得税收入完成293.92亿元,为计划的62.9%,增长20.8%;全省公共财政总收入完成2014.78亿元,为计划的55.9%,增长16.8%。全省公共财政支出完成2356.27亿元,为预算的44.7%,增长35%。
  2.省级收支预算执行情况。1至6月,省级公共财政收入完成330.1亿元,为预算的53.2%,增长11.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00.66亿元,为预算的54%,增长15.9%;非税收入完成29.44亿元,为预算的45.6%,下降17.9%。省级公共财政支出完成569.81亿元,为预算的45.2%,增长33.4%。
  三、2012年1至6月财政重点工作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突出的收支矛盾,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着力推进“两化”互动和统筹城乡,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推进“九件大事”加快实施。
  积极协同省级相关部门,认真制定资金分配方案,创新资金使用方式,加快项目执行进度。截至目前,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城市新区建设、文化繁荣发展、新村基础设施建设、自主创业扶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九件大事”推进方案已经省政府审定,相关资金正逐步落实到位,项目正抓紧推进实施。
  (二)认真贯彻积极财政政策。
  一是保持投资稳定增长。努力筹措资金,全力支持交通、水利、产业转型、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项目实施。争取财政部代理发行我省地方政府债券135亿元,完善债券资金管理办法,提前下达债券资金预算,确保债券资金早投入早见效。
  二是促进扩大消费需求。下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各类补贴资金85.18亿元,确保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支持“万村千乡农家店”、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等流通体系建设。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继续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全面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
  三是落实财税优惠政策。严格审批税收减免及退税事项。支持房地产交易计税体系建设,堵塞房地产交易税收漏洞。继续落实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蔬菜批发零售环节免征增值税、提高个人所得税最低减除标准等结构性减税政策,切实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
  (三)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支持“两化”互动发展。完成2011年10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绩效评估工作,及时拨付绩效挂钩补助资金。认真开展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项目组织工作,支持重大项目和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成果产业化。建立“两化”互动发展引导专项资金14.6亿元,重点支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和重点技术改造创新项目。
  二是推动“三农”协调发展。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果蔬、茶叶、蚕桑、优质粮油及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高扶贫标准,推进藏区、大小凉山彝区、川东北革命老区等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支持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三是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加大工业节能减排投入,强力推进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清洁生产、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等示范项目建设。大力支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原生态治理工程,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全面落实各项民生保障政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上半年,全省“十项民生工程”实现支出848.5亿元,进度达到78.6%。
  一是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下达资金43.28亿元,支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扩面。加强预算管理,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加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优抚对象补助等相关政策衔接,提高其生活保障水平。
  二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围绕教育投入达标目标任务,认真落实教育投入政策。上半年,全省累计实现教育支出367.51亿元,积极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确保“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到位,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落实民族地区“9+3”免费职业教育和家庭经济困难及涉农专业中职学生免学费政策。
  三是推进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下达就业专项资金15.32亿元,全面落实就业促进政策。推动开展“川妹子”、“川厨师”等劳务品牌培训,启动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认真落实藏区“9+3”学生就业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扶持自主创业。
  四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下达城镇居民医保及新农合财政补助资金111亿元,确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标政策落实。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认真落实“多渠道”补助政策,规范基本药物货款支付管理,大力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五是支持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安排2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省级重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农民体育健身和农家书屋等文化工程。
  六是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上半年,争取中央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63.32亿元,省财政配套投入资金12亿元;下达资金68.9亿元,执行进度达到91.5%。
  (五)深化财政管理改革。
  一是推进绩效预算管理改革。深化省政府分管领导主导预算安排的决策机制,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执行项目绩效目标申报审批、专项资金绩效分配、支出预算执行管理制度。积极探索以政府购买为代表的单位经费供给模式改革。深入推进绩效评价,省市县三级财政同步实施。
  二是加强市县财政管理。认真组织开展省级财政对下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督查。积极研究支持扩权县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激励约束考核机制。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推进乡镇财政规范化建设。
  三是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探索政府性债务管理新机制,完善债务管理信息系统,强化控债偿债激励约束。清核锁定全省公益性乡村债务,科学制定化债规划,推进化解公益性乡村债务31.01亿元。全省首期地方政府债券180亿元按期归还,较好地维护了地方政府信誉。
  四是继续夯实基础管理。继续完善行政单位公用经费定额管理体系,大力推进实物费用定额试点工作。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扩大公务卡制度实施范围,全省所有市县均已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754家省级预算单位、21个市(州)及126个县实行公务卡改革。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推进政府采购电子管理系统建设,加强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监管。
  (六)推进预算信息公开。
  一是公开财政预决算。将年初省人代会审查通过的2012年财政预算报告和省级公共财政、政府性基金预算表格向社会公开,公开范围更加全面,公共内容更加细化。
  二是公开部门预算信息。省政府组成部门、直属特设机构、直属机构、部门管理机构、直属事业机构等55个部门的部门预算信息向社会公开。
  三是公开“三公”经费。省政府组成部门、直属特设机构、直属机构、部门管理机构、直属事业机构等53个部门“三公”经费预决算在四川省政府门户网站和部门门户网站同步公开;全省21个市(州)本级、510个市(州)部门及部分县级部门 “三公”经费预决算向社会公开。人民日报、四川日报、人民网、新浪网等主流媒体跟踪报道,给予积极评价,社会反响良好。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当前,在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背景下,我省经济运行继续面临下行压力,财政收入增幅回落态势明显,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全省财政将在省委的正确领导和省人大的监督指导下,牢牢把握“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紧紧围绕省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切实加大重点领域的资金保障力度,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全力确保年初预算任务圆满完成,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